1.什么是崩塌?
陡坡上被直立裂缝分开的岩土体,因根部空虚,折断压碎或局部滑动,突然脱离母体向下失去稳定倾倒、翻滚,这一地质现象称为崩塌。
2.崩塌的特征?
(1)速度快(一般为5-200m/s)。
(2)规模差异大(小于1立方米-108立方米)。
(3)崩塌下落后,崩塌体各部分相对位置完全打乱,大小混杂,形成较大石块翻滚较远的倒石堆。
3.哪些因素会诱发崩塌?
(1)采掘矿产资源。
(2)道路工程开挖边坡。
(3)水库蓄水与渠道渗漏。
(4)堆(弃)渣填土。
(5)强烈震动。
4.崩塌发生有什么规律?
发生崩塌的时间大致有以下规律:
(1)降雨过程中或稍滞后,是出现崩塌最多的时间。
(2)强烈地震过程中。
(3)开挖坡脚过程之中或滞后一段时间。
(4)水库蓄水初期及河流洪峰期。
(5)植物出现异常现象。
5.崩塌发生的前兆特征有哪些?
(1)前缘时有掉块、坠落现象,小崩小塌不断发生。
(2)山坡脚部出现新的破裂形迹,嗅到异常气味。
(3)偶尔听到岩石的撕裂摩擦错碎的声音。
(4)出现地下水质、水量等异常。
(5)动植物出现异常现象。
6.崩塌、滑坡防治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崩塌、滑坡防治的基本方法主要是各种加固工程,加支挡、锚固、减载、固化等,并附以各种排水(地表排水、地下排水)工程,其简易防治方法是用粘土填充滑坡体上的裂缝或修地表排水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