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
“八月十五中秋节”,传说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和军师刘伯温发动百姓起义,日期定于八月十五晚,举红灯为号。为了保守机密,特别作了一大批月饼,把通知起义的传单藏在饼馅中,分到各家各户。到了八月十五晚,朱刘兵马轻装疾发,没有带粮食,半路上,人饥马乏,只好挖芋头煮来吃;口渴了,摘柚子来解渴,最后打了大胜仗。
为了纪念这个节日,恩平人民每年到八月十四晚,到处普遍杀鸡、宰牛、宰鸭、榨礼粉,炊粉皮、整糍制糕,几乎忙到通宵。八月十五日,各家各户先用“三生”,月饼、柚子、糍菜等祭拜祖先后,人们整天随时都吃月饼,吃礼粉及糍菜、碌柚。男女青年还参加举行各种文体活动和比赛。虽然,没有春节那样活跃,但都热闹非常。
附说,八月十五日,恩平江南镇朗角村有个“庆灯”的习俗,原因是:新年期间,细婆(二房)带着她的独生子到祠堂装猪肉,大婆(长房)儿子为理事,故意给她(他)刁难,迟迟不给。后来细婆一气之下,愤怒地说:“新年庆灯不吉利!八月十五庆灯财丁旺!”从此,她改为每年八月十五日庆灯了。闻说,这样一改,果真是二房比长房财丁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