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0月恩平市经济运行简况
今年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我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各项决策部署,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多措并举落实“六稳”50条①,砥砺奋进,攻坚克难,把“稳”的基础打得更牢、把“进”的步伐迈得更大,1—10月全市经济运行基本平稳、稳中有进,主要指标协调性较好,但稳中有缓、进中有忧,经济下行压力继续加大,完成全年目标任务需要付出艰苦努力。
一、工业经济平稳增长,重点行业支撑有力
1—10月,全市工业用电量17.66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72.2%,下降1.5%;工业增值税累计入库4.65亿元,增长8.3%。119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工业产值136.00亿元、销售产值127.0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9.4%和9.7%;规上工业产销率93.4%,较上月提高0.2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30.40万吨标准煤,下降6.4%。在规上工业中,内销产值107.61亿元,增长10.9%;出口交货值19.44亿元,增长3.5%。内外销产值占销售产值比例约为84.7﹕15.3,内销比例较上月小幅提高。
1—10月,全市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1.71亿元,增长6.5%,增速高于年度新调整计划目标(6.0%)0.5个百分点,环比提高0.7个百分点,增幅排列江门市第三位。恩平产业转移工业园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8.73亿元,占全市规模工业总量的27.5%,增长1.2%。
规模以上水泥制造和建筑陶瓷业、纺织服装业分别完成工业总产值76.91亿元和18.40亿元,分别增长13.9%和6.3%;规模以上化学制造业、麦克风及电声器材制造业分别完成工业总产值8.60亿元和7.52亿元,同比分别下降6.7%和12.1%。水泥建陶业等四大支柱性行业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25.65亿元,占全市规上工业总量的80.9%,增长5.3%。规上民营工业实现增加值24.74亿元,增长7.7%。
二、财税金融稳中有升,民生支出较快增长
1—10月,全市财政总收入35.27亿元,增长34.6%;财政总支出34.93亿元,增长38.7%;总收支相抵结余0.33亿元,下降67.8%。
1—10月,全市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07亿元,增长6.1%,高出年度计划目标(6.0%)0.1个百分点,增速排列江门市第四位。其中,地方税收收入7.00亿元,增长3.6%;非税收入完成3.07亿元,增长12.3%。
累计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3.56亿元,增长34.2%。其中,一般公共服务、公共安全、教育、科技、社保就业、卫生健康、节能环保、城乡社区等八项民生支出合计②完成24.86亿元,增长11.7%,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达到74.1%。城乡社区、一般公共服务、科学技术等3大类民生领域支出增长较快,分别增长45.2%、28.1%和23.5%。
税务部门共组织税收收入18.97亿元,增长0.4%,其中市库税收7.00亿元,增长3.6%。镇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54亿元,完成年初预算的79.5%,慢于时间进度3.9个百分点,仍有5个镇(街)未能实现预期目标。
10月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③298.79亿元,同比增长10.2%,其中住户存款余额、非金融企业存款余额分别为212.07亿元和37.6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0%和32.2%;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131.87亿元,同比增长28.2%,其中住户贷款余额88.66亿元,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余额41.4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0.3%和23.7%。
三、投资继续保持增势,房市成交合理增长
1—10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9.8%,低于年度新调整计划目标(10.5%)0.7个百分点,较上月提高0.6个百分点,增幅排列江门市第五位。其中,项目投资增长6.1%;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14.6%。按产业划分,除第一产业暂无投资额外;第二产业完成投资增长3.1%;第三产业完成投资增长14.2%。
从构成来看,固定资产投资主要由3块内容组成:一是工业投资主要是制造业投资;二是基础设施投资;三是房地产投资。1—10月份,全市工业投资增长3.1%,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4.7%;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长21.7%。基础设施投资完成增长23.9%。
从项目投资规模来看,全市计划投资额500万元以上在库项目共有167个,同比增加1个,其中5000万元以上项目91个,同比增加22个,完成投资额增长14.6%;500—5000万元项目76个,同比减少21个,完成投资额下降16.5%。恩平产业转移工业园累计完成投资额占全市固投总额的15.0%。
1—10月,全市商品房施工面积464.5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0.6%;商品房销售额44.51亿元,增长13.9%,其中住宅销售额增长13.9%,商业营业用房销售额下降36.4%;商品房销售面积72.52万平方米,增长17.7%,其中住宅销售面积增长17.1%,商业营业用房销售面积下降32.1%;房地产行业税收④累计入库5.03亿元,下降1.6%。截至10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13.44万平方米,下降27.4%,这是自落实国家和全省一系列“化解房地产库存”的决策部署以来,我市连续第37个月出现商品房库存总量同比下跌现象。
四、商贸经济保持增长,市场销售平稳扩大
1—10月,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简称社消零总额)98.81亿元,增长9.4%,增幅排列江门市第三位,高于年度计划目标(8.5%)0.9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16.46亿元,增长5.1%,限额以下单位消费品零售额82.36亿元,占社零总额的83.3%,增长10.3%。
在全市限额以上单位纳入统计范围的16个商品零售类值中,有机电产品及设备(-34.0%)、文化办公用品(-14.2%)等2个商品零售类值降幅最大,其所占比重为8.6%;从绝对值看,汽车(29173万元)、中西药(11525万元)、石油及制品(11304万元)等3个商品零售类值排列全市限上零售额总量的前三位,其比重高达70.3%,分别同比增长35.4%、50.0%和5.0%。化妆品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速最快,达到149.3%,其次分别是五金电料类(138.5%)、家具类(112.5%)。
五、吸收外资触底回升,外贸增速明显回落
1—10月,全市新批外商投资企业(项目)9个,比上年同期减少2个;实际吸收外资金额3926万美元,增长4.8%,比上月提高29.2个百分点,完成年度目标任务(4000万美元)的九成八,增速在江门市位列第七位;吸收合同外资金额2713万美元,下降2.8%。
据江门海关统计数据⑤显示,1—10月恩平市实现外贸进出口总值26.0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下降17.1%,比上月回落8.7个百分点,增幅低于年度计划目标(正增长)预期,同时低于全国(-0.5%)、全省(-2.0%)和江门市(-2.7%)的同期水平,在江门三区四市排列第六位。其中,出口3.7亿元,增长1.7%;进口22.3亿元,下降19.6%。
总体来看,当前外部环境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仍需巩固。下阶段,全市要围绕江门市新调整分解的年度经济工作目标任务,落实工作责任,明确具体措施,完善倒逼机制,强化督查督办,动员全市上下全力以赴,推动“六稳”工作落地见效,确保完成全年各项既定目标任务。
注:①2019年6月28日,江门市出台了《关于推动“六稳”工作的实施方案》,其旨在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关于“六稳”工作部署,在紧密衔接江门市2018年以来制定出台的“实体经济新十条”“促进就业九条”“外资十条(修订版)”等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举措,分别围绕稳投资、促消费、稳外贸、稳外资、稳就业、稳金融、稳预期、抓落实等八个方面,提出了50条政策措施。
②财政八项支出,是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八项支出合计的简称,指用于一般公共服务、公共安全、教育、科学技术、社会保障和就业、卫生健康、节能环保、城乡社区事务共八项民生支出。财政八项支出是非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的核算基础数据。
③自2019年3月起,统计月报金融存贷数据采用用于国民经济核算的指标“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与原“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余额”数据不可比。
④自2018年11月起,“房地产行业税收”指标包含原国税部门征收的收入部分,目前为全市房地产行业的税收收入情况,从统计口径涉及到统计的范围而言,与往期的数据不可比。
⑤经国务院批准,海关总署自发布2014年海关统计数据起,全面发布以人民币计价的各类海关统计数据。因此,外贸进出口总额(包括出口总额)是以人民币计价的统计数据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