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3月恩平市经济运行简况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决胜之年,也是脱贫攻坚战的达标之年。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市上下众志成城、攻坚克难,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复工复产正在逐步接近正常水平,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经济社会运行逐步趋于正常水平。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外贸进出口等主要经济指标降幅较大,但降幅比前2个月进一步收窄;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实际吸收外资、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实现正增长。
根据江门市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0年一季度我市生产总值37.78亿元,同比下降10.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13亿元,同比下降0.4%;第二产业增加值8.81亿元,同比下降25.2%;第三产业增加值23.84亿元,同比下降4.3%。①
一、工业生产逐步回暖,支柱行业有所恢复
1—3月,全市工业用电量2.46亿千瓦时,比去年同期(简称同比,下同)下降30.1%,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为60.6%;工业增值税累计入库0.99亿元,下降34.7%。122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工业产值21.27亿元、销售产值20.53亿元,同比分别下降29.5%和27.2%,规上工业产销率达96.5%。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5.90万吨标准煤,下降8.0%。在规上工业中,实现内销产值18.70亿元,下降16.9%;累计完成出口交货值1.83亿元,下降67.8%。内外销产值占销售产值比例约为91.1﹕8.9。
1—3月,全市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87亿元,下降29.4%,增速低于年度计划目标(4.0%)33.4个百分点,增幅在江门市垫底,低于江门平均水平5.4个百分点。其中,恩平产业转移工业园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1.83亿元,下降28.2%,约占全市规模工业总量的37.6%。
规模以上水泥制造和建筑陶瓷业、纺织服装业、化学制造业和麦克风及电声器材制造业分别完成工业总产值9.46亿元、3.89亿元、1.61亿元和1.31亿元,同比分别下降29.1%、26.8%、25.0%和39.3%。水泥建陶业等四大支柱性行业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3.75亿元,下降29.1%,占全市规上工业总量的77.0%。规上民营工业实现增加值3.52亿元,下降30.6%。
二、财政保障民生有力,金融存贷运行平稳
1—3月,全市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02亿元,下降2.9%,低于年度计划目标(4.0%)6.9个百分点,增速排列江门市首位。其中,地方税收收入1.86亿元,下降13.8%;非税收入完成1.16亿元,增长21.6%。
累计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87亿元,增长3.7%。其中,民生类支出6.94亿元,增长9.1%,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达到78.2%。按照支出总额排列,卫生健康、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等事务支出排列全市前三位,同比分别增长48.2%、-31.9%和18.3%,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57.6%。而增幅最大的支出是商品服务业支出,增长214.3%。
税务部门共组织税收收入5.10亿元,下降10.1%,其中市库税收1.86亿元,下降13.8%。镇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73亿元,完成年初预算的20.4%,慢于时序进度(25.0%)4.6个百分点。
1—3月,全市财政总收入11.00亿元,下降10.5%;财政总支出8.87亿元,下降9.3%;总收支相抵结余2.13亿元,下降15.1%。
3月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②308.35亿元,同比增长8.9%,其中住户存款余额、非金融企业存款余额分别为224.98亿元和38.7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7%和24.9%;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147.87亿元,同比增长30.4%,其中住户贷款余额96.28亿元,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余额49.5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4.0%和44.5%。
三、投资增速低位运行,房市交易降幅明显
1—3月,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下降33.6%,低于年度计划目标(10%)43.6个百分点,增幅排列江门市第五位。其中,项目投资下降48.7%;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7.1%。按产业划分,除第一产业暂无投资额外;第二产业完成投资下降60.8%;第三产业完成投资下降24.4%。
从构成来看,固定资产投资主要由3块内容组成:一是工业投资主要是制造业投资;二是基础设施投资;三是房地产投资。1—3月,全市完成工业投资下降60.8%,其中制造业投资下降61.9%;工业技术改造投资下降87.7%;完成装备制造业投资下降52.8%。累计完成基础设施固定资产投资下降31.3%。
从项目投资规模来看,全市计划投资额500万元以上在库项目共有69个,同比减少27个,其中5000万元以上项目54个,同比减少7个,完成投资额下降42.6%;500—5000万元项目15个,同比减少20个,完成投资额下降83.2%。恩平产业转移工业园累计完成投资额占全市固投总额的11.5%。
1—3月,全市商品房施工面积487.4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7.5%;商品房销售额5.79亿元,下降40.3%,其中住宅销售额下降41.8%,商业营业用房销售额增长106.3%;商品房销售面积10.27万平方米,下降34.1%,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下降35.6%,商业营业用房销售面积增长250.4%;房地产行业税收③累计入库2.05亿元,增长60.0%。截至3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20.16万平方米,增长27.8%。
四、消费市场需求遇冷,商品零售承压较大
1—3月,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简称社消零总额)18.11亿元,下降17.7%,增幅低于年度计划目标(7.5%)25.2个百分点,在江门排名第二位。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3.91亿元,下降17.9%,占社零总额的21.6%。
在全市限额以上单位纳入统计范围的16个商品零售类值中,仅有中西药品(29.9%)和体育娱乐用品(9.6%)等2个商品零售类值保持正增长。机电产品及设备(-33.2%)、家具(-32.3%)、文化办公用品(-28.7%)等3个商品零售类值降幅最大,其所占比重为7.8%;从绝对值看,汽车(6.12亿元)、中西药(4.36亿元)、石油及制品(2.57亿元)等3个商品零售类值排列全市限上零售额总量的前三位,其比重高达74.3%。
五、利用外资形势较差,对外贸易降幅收窄
1—3月,全市未有新批外商投资企业(项目),比上年同期减少2个;实际吸收外资金额550万美元,同比增长55.8%,增速位居江门第二;吸收合同外资金额39万美元,下降93.7%。
据江门海关统计数据④显示,1—3月恩平市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6.8亿元人民币,下降9.6%,未能达到年度计划目标(正增长)预期,在江门三区四市中排列第三位。其中,出口额5.8亿元,下降10.9%;进口额1.0亿元,下降1.7%。
总体来看,在新冠肺炎疫情和春节假期的叠加影响下,1—3月我市消费、投资与出口三大需求明显下降,绝大部分经济指标增速回落态势明显,但随着各项援企稳岗政策措施的落地实施和逆周期调节力度进一步加大,政策性利好因素将提振市场信心,逐步对冲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接下来,全市各级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双胜利。
注:①根据《广东省统计局关于2020年1季度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数据发布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任何部门在使用地区生产总值部分内容作为新闻稿发布时不得对发布通稿内容作任何改动。
②自2019年3月起,统计月报金融存贷数据采用用于国民经济核算的指标“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与原“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余额”数据不可比。
③自2018年3月起,“房地产行业税收”指标包含原国税部门征收的收入部分,目前为全市房地产行业的税收收入情况,从统计口径涉及到统计的范围而言,与往期的数据不可比。
④经国务院批准,海关总署自发布2014年海关统计数据起,全面发布以人民币计价的各类海关统计数据。因此,外贸进出口总额(包括出口总额)是以人民币计价的统计数据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