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平市社村联合会:推动改革迈向纵深 激发村集体发展潜力
6月9日,恩平市社村联合会召开第一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恩平市社村联第一届理事会全体理事出席会议。
本次会议以深化农村综合改革为引领,通过15项关键议题的系统部署,夯实了"一个体系、三个机制"的发展框架,为"社村"合作模式提供了全方位的制度支撑和实践路径。会议确立了恩平社村公司运营实体的主体地位,基层供销社与试点村集体的协同发展机制:基层供销社充分发挥组织平台优势,整合农资供应、技术推广、冷链物流、金融支持等全要素资源,构建县域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试点村集体作为持股主体和产业实施核心,通过股权分红、资产合作、产业链增值等多元收益机制,实现从"资源拥有者"向"资产经营者"的转型升级。
会议建立"三公开"遴选机制、"双监督"分配制度和"绩效导向"分红模式,推动形成"供销社建平台、村集体当主角、产业链惠农户"的可持续发展格局。尤其是在恩平社村公司的示范带动下,通过扩大试点范围、优化收益分配、树立典型标杆等举措,有效激发了村集体在组织规模化生产、要素资源配置和运营监督管理等方面的主体作用,为破解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难题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恩平方案",对推动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和实践价值。
据悉,接下来恩平市将主要做好六方面工作:
完善“社村联”组织架构,加强统筹协调和要素保障。制定“社村”合作产业发展规划。编制恩平“社村”合作水稻、马铃薯、柑桔类(香水柠檬)产业发展规划,制定“社村”合作项目试点计划。
加强“社村”运营公司管理,推进实体运作和利益共享。打造特色农业品牌和区域公用品牌。将“恩平大米”“恩平马铃薯”“恩平香水柠檬”打造成为竞争力强、知名度高的特色农业品牌和区域公用品牌。
建设完善农产品综合服务站,打造供销为农服务平台。建设镇级农产品综合服务站,打造“社村”合作数字化农产品销售平,完善冷链物流配送网点布局,健全县、镇、村三级冷链物流配送体系。
发展培育“供销农场”,筑牢粮食生产适度规模经营。指导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20个,打造培育“供销农场”50家,完成9万亩农业社会化服务。推进水稻“订单农业+全程社会化服务”,全年实现订单种植2.1万亩,收购稻谷8200吨。开展农技服务10万亩,社会化服务32万亩次。开展马铃薯“订单农业+全程社会化服务”,打造广东供销马铃薯集采集配中心。全年集配2万吨,推动冬种马铃薯1万亩订单种植和1.5万亩社会化服务,强化产业集聚效应。推进4000亩香水柠檬标准化种植,制定“订单农业+社会化服务”方案。联合柑柠农业合作社优化产销环节,联动省农产品公司、数科公司、天业冷链等打造“六统一”示范基地。
实施资源统筹助力产业行动,建立健全的资源要素保障机制。加强政策资源统筹。加强项目用地保障。加强开放合作。强化供销人才队伍建设,培育30名新农人。健全完善镇村农村金融服务网络。强化水资源保障推进农业水价改革与现代化灌区建设。
健全完善“社村”合作助农增收机制,四大渠道增加村集体和农户收益。获取股权收益,财政资金作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持股平台股金,入股恩平社村公司,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参与联合股权收益的分红。分享资产合作收益,盘活村集体低效建设用地和空置物业,推动农户通过土地使用权入股或流转等方式,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获得资产性收益。提高全产业链增值收益,发展粮食、特色农产品订单农业、保价收购、加工仓储、产销对接、品牌营销等项目,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分享合作红利和全产业链增值收益。拓展居间服务收益,在“社村”合作中,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通过各项居间服务获取相应收入。
(稿件来源:江门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