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受台风“蝴蝶”影响,褐飞虱迁入我市稻区,局部迁入虫量大,田间发生不平衡。据我站6月24日发出的第8期测报“早稻生长后期褐飞虱和白叶枯病防控建议”,大部分稻田已开展施药防治,但因近日降雨频繁,特别是个别稻田施药后降雨,给防控工作增加了难度,田间整体防效不理想。近段时间二化螟灯下蛾峰持续,诱蛾量大,田间已见螟卵,预计对4月下旬以后迟栽的稻田有一定影响。目前,我市大部分早稻已进入黄熟期,即将收获,针对当前虫情,建议如下:
当前已达收获期的稻田或者距收获期还有7天左右的稻田,建议尽快收割,减少稻飞虱田间危害;如需防治的,可选用45%毒死蜱100毫升进行防治,安全间隔期7天。
当前距离收获期还有14天左右的稻田,田间用药需谨慎,要选择安全间隔期14天内的药剂。田间百株虫量大于3000头的,可使用25%烯啶虫胺10克/亩+45%毒死蜱90毫升进行防治。
当前距离收获期还有21天以上的稻田,建议施药防治稻飞虱和二化螟。田间百株虫量大于3000头的,可使用20%三氟苯嘧啶9克(或10%三氟苯嘧啶16毫升)+45%毒死蜱100毫升进行防治,药后7天调查百株虫量仍高于1500头的,再施药一次防治稻飞虱和二化螟,可施用25%烯啶虫胺10克/亩+45%毒死蜱100毫升。
注意事项:无人施药要加大水量,亩用水量3升以上;要注意飞行高度,避免风力过大造成水稻茎秆弯折,后期受强风雨影响容易发生倒伏。因褐飞虱对吡蚜酮已达高水平抗性,建议暂停使用吡蚜酮进行防治褐飞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