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平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五次会议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第22号)-- 关于进一步加强恩平中心城区及城乡接合部 生活垃圾处理的建议(领衔代表:黄景文)
近年来,恩平中心城区及城乡接合部生活垃圾日益增多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如果垃圾处理问题得不到较好解决,我们将面临“垃圾围城”、“垃圾围村”的困境,会严重制约恩平的现代化新城区建设,影响着市民的生活和社会稳定。
中心城区范围没有及时界定,导致生活垃圾管理出现真空地带和政策缺位。目前,市级环卫队伍管理不了城郊接合部,缺乏合理统一的垃圾收运处理体系。城市管理体系和农村管理体系并存的双轨制管理体系在“乡村―城市”转化中存在诸多真空地带和政策缺位,已经成为许多城郊接合部垃圾处理的障碍。一直以来,城乡接合部靠“突击治理”应付大型检查;卫生死角、野垃圾场等问题随处可见,久而久之,城乡接合部的环境卫生管理就由多头管理变为管理真空。如汇银·江南富湾、凯旋花园、华侨城等新建楼盘的垃圾清运没列入中心城区的范围,属地管理未能及时清运,居民意见较大。
随着城乡接合部人口不断增多,导致垃圾问题越来越严重。由于城市人口、用地等方面的压力,造成城市空间大规模向城外扩展。城郊接合部土地出让价远远低于城区地段,吸引了大批开发商的涌入,造成了地价的升值和开发的无序。处于城郊接合部的城中村,由于低廉的房租和较低的生活成本,成为外来人口的主要聚居地。城乡接合部已经成为流动人口(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场所,形成了失地原住农民和外来人口共生的依附。由于外来人口的暴增,造成垃圾问题越发严重。如西门片区的碧桂园世纪新城工地、敏捷地产工地每天的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量就很惊人。城乡接合部人口增多、生活垃圾增多,但与之相配套的村(社区)管理经费和环卫人员、环卫基础设施不足,导致垃圾未能及时清扫,往往成为卫生死角、黑点。
环卫机械化作业水平低,导致垃圾处理效率不高。目前,市环卫处配备的垃圾清扫车智能化水平低,工作效率不高,小型的垃圾清扫车也较少,加上环卫工人人手不足,应对中心城区街道的垃圾处理已经捉襟见肘,压力很大。
为加大生活垃圾处理工作力度,切实化解生活垃圾量不断增加和处理设施建设滞后、处理结构不合理的问题,进一步提高中心城区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能力与水平,促进恩平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特提建议意见如下:
一、尽快重新划定中心城区范围,解决城乡接合部垃圾处理的真空地带和政策缺位问题
目前,市级环卫部门垃圾清扫的范围还是十多年前的范围,18平方公里,但这些年城市框架已经拉大很多,近40平方公里。希望市政府尽快重新划定中心城区范围,解决城乡接合部垃圾处理的真空地带和政策缺位问题。
二、提高环卫机械化作业水平、增加环卫基层设施建设
建议市政府购买大型智能化垃圾清扫车(鹤山市早几年已经购买几辆,每辆约250万元),解决环卫工人不足问题;购买小型智能垃圾清扫车,解决背街巷道清扫不到位问题;更换容量较大一些的垃圾桶,解决垃圾桶外堆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