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杯下注

本站支持IPv6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杯下注 > 议案提案

2019年政协41号提案——关于加强我市应急避难场所规划与建设的建议

城市社区应急避难场所是为应对地震、洪水、火灾、爆炸、疫情等突发性灾害,用于避难人员疏散和临时避难,具有一定规模的应急避难生活服务设施的场地和建筑。推进我市应急避难场所的规划与建设,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弘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建设,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的重要体现,是提高城市综合防灾能力、增强政府应急管理工作能力的重要举措。

恩平位于珠三角西南部,濒临南海,邻近粤西地震带,恩平-新丰大断裂带由南向北横贯全境,存在着重大的地质灾害隐患;受全球气候变化,生态环境变化及人为活动等因素的影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恩平又是广东省主要雨中心,年降雨量全省第一,因此防灾减灾工作尤为艰巨。自2008年汶川地震以来,我市相继设置了多个应急避难中心,但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原来的设施已不能满足现时的标准和要求;根据《广东省应急避护场所建设规划纲要(2012年—2020年)》的指导意见,就以防灾减灾为重点,推进我市应急避难场所的规划与建设提出建议。

一、编制我市应急避难场所总体规划

根据《城市社区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标准》建标 180-2017,《广东省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7-2020年)》的要求,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制订我市急避难场所总体规划,将应急避难场所作为城市必需的公共设施列入城市规划之中,与城市建设同步推进,做到统一规划,突出重点,分类实施;在进行城市公园、绿地、广场等规划建设时,必须考虑应急避难的需要,并在规划中明确应急避难场所建设项目,做到“以人为本、安全可靠、平灾结合、就近避难”的原则。

二、加强应急避难场所管理工作

做好应急避难场所的日常管理工作,建立网络信息库和应急指挥中心,建立应急避难场所的检查制度和机制,制订管理人员管理职责、安置服务人员行为守则和临时安置服务工作流程。按照《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场址及配套设施》和《城市社区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标准》的标准要求,对原有应急避难场所的配套设施进行完善和升级改造,提高应急避难场所的抗灾能力和作用;加强公共资源有机整合,积极利用社会力量参与防灾减灾工作,保障人民群众正常的生活秩序。

三、加大宣传力度,发挥新闻媒体及网络舆论导向作用

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及网络传播作用,宣传应急避难场所的使用和功能,做到家喻户晓,以提高民众应对突发灾害事件的能力和水平;积极向社区市民及广大中小学生宣传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定期组织社区、学校等应急避护场所开展应急疏散演练,增强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提高应急避险能力,保障灾难来临时能有序避难,安全避险。



世界杯压球
世界杯下注
微信公众号
世界杯买球
2026世界杯下注平台
官方微博
世界杯投注公报电子书
世界杯压球公报
电子书
版权所有:世界杯下注   主办:世界杯投注办公室
站点地图    联系方式    网站标识码:4407850057
ICP备案号:粤ICP备05085446号

粤公网安备 44078502000006号

澳门博彩平台 沙巴体育 博彩app PG电子 太阳城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