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报送政协江门市第十四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第2023029号提案答复意见的函
郑添强委员:
您在政协江门市第十四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提出的“关于推动恩平市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建议”(2023029号)收悉。经综合江门职业技术学院、江门市财政局、江门市人社局、江门市技师学院和恩平市教育局、恩平市人社局、恩平市财政局、恩平市科工商务局、恩平工业园管委会等单位意见,现答复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优化职教布局,共建实体院校。采用共商办学模式,由江门市技师学院和恩平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组建恩平智造学院作为产业人才培养前沿阵地,实行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订单式”办学模式,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有效衔接。开设符合本地产业发展的专业,发挥校企双方师资资源,形成“共建学科专业、共享教学资源”的双元制培养模式,实现在恩平本地大规模培养造就高技能(高级工)人才。联合艾普升智能装备、集雅电器、帕思高电子和博泰智能装备等4家本地重点企业打造产学研基地,选派名师对接企业用人需求,通过案例开发,打造特色课题,切实加强校企在技术研发、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协同创新。
(二)中高衔接培养,打造“工匠摇篮”。针对初中毕业生、高中毕业生两个不同的群体,恩平智造学院打造“量身裁衣”精准培养新“路子”,初中毕业生实施“2+2+1”的五年一贯制办学,先后在恩平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江门市技师学院进行中职、高级工(大专层次)相关专业学习,最后一年返回恩平企业实习。高中毕业生直接进入江门市技师学院,完成高级工(大专层次)教育。在全过程培养模式上,推行“请进来”“走出去”“设讲座”等“双师”型教育队伍提升策略,聘请企业高管、能工巧匠担任客座教授,提升育人效能。同时,结合企业新型学徒培训及职业技能等级制度改革契机,实施“以赛促学”“选修提升”等教育教学策略,组织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和考级考证,全面落实“双证书”制度,培养实用型高技能人才。
(三)搭建交流平台,赋能产业发展。一是共建实践基地。主动对接“链主”企业和重点企业,先后与金铭机械等 12 家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推行“实践教学课堂进企业”的育人模式,每年安排各级学生赴校外实践基地进行实训教学和职业体验,提升技术技能水平,强化职业综合素养。二是深化校企联动,推动企业转型升级。通过加强与产业集群龙头企业对接建设产学研基地,参与技能人才培训评价体系建设、企业生产线改造、技术升级、生产流程改进和技术成果转化转移,解决产业集群和产业链技术发展“卡脖子”问题。三是培养企业特色人才。院校、企业定期召开协调推进会,指定名师跟进对接企业人才需求,及时调整培育方向,找准思路,制定特色课题,将人才培养与企业发展相结合,让毕业学生 “上岗即可用”,真正做到产教“无缝对接”。
(四)强化部门联动,加快园区建设。职教园区(包括冯如学院、智造学院、职教中心)建设用地355.72亩,计划总投资175000万元,已完成一、二期建设用地征地工作,并完成场地平整的90%。职教园区建设工程(一期)由建管中心负责代建,该项目已完成EPC(勘察、设计、施工总承包)招标、勘察、初步设计审查、施工许可审批等工作,目前已进场动工建设。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多措并举筹措建设资金。通过申请专项债券、争取上级补助资金、江门市区域协调资金、发动社会捐赠以及地方财政预算安排等多种渠道,落实项目建设资金。
(二)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形成以智能及机械装备、新一代电子信息等产业为重点的人才培养体系。
(三)配强职教联合培养团队。“园区技校”项目实现了由专职教师、技术能手、企业行家等专业技术能手组成的一线授课团队,除完成计划内授课任务外,还要定期举办讲座、开展教研活动。同时,邀请国务院特殊津贴、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领衔人、全国技术能手等多名专家名师参与专业开发建设和教学管理工作,推动产业人才培养更科学,育人模式更精准。
(四)推进共建共享恩平智造产业学院。在恩平产业转移工业园建首批4家产学研基地,29家共建共享实践教学基地,实现学校专业教育与企业实践育人深度融合,开启了“校中企,企中校,校企合一”的实训模式,打造示范性产业学院。此外,针对我市不同企业用才需求特点,与帕思高企业共建广东省第二批产教融合型企业,与广东艾普升企业开展校企联合“订单式”高技能人才培养,推动产教深度融合,形成有利恩平产业发展,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创新实践。
专此答复,诚挚感谢您对恩平市职业教育发展工作的关心与支持!
世界杯压球办公室
2023年6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