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恩平市教育系统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
2023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八五”普法规划实施的中期之年。全市教育系统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加大校园普法力度,推进教育领域依法治理,加强校园法治文化建设,全面提升干部职工及广大师生的法治素养,为全市教育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根据《关于印发<2023年恩平市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的通知》(恩普办〔2023〕6号)精神,结合教育实际,现制定《2023年恩平市教育系统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
一、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
(一)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关于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决策部署,推动校园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提质增效。教育系统各级党委(党组)主要负责人要切实担起第一责任人职责,发挥“关键少数”的表率作用,结合依法治校、依法治教工作实际,坚持学以致用、以用促学。
(二)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把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教育系统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重点内容,纳入党员教育体系。进一步学好用好习近平总书记《论坚持全面依法治国》《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纲要》《中国共产党百年法治大事记》等教材读本,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进机关、进校园、进网络。各校(园)要把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列为教师必修课,用好学校思想政治课主渠道,全面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进课堂、进头脑。持续抓好习近平法治思想课题研究,结合教育系统实际,推出一批高质量研究成果。
(三)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内法规。加强党规党纪学习教育,以党的二十大报告、党章、准则、条例为重点,深入学习宣传《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等党内法规,将党内法规纳入国家工作人员学法考试。
二、学习宣传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四)突出宪法学习宣传。结合2023年“12·4”国家宪法日和“宪法宣传周”,中小学要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栏等形式,营造宪法教育氛围;利用晨读时间,选择宪法序言及正文中的适当章节、条款,组织学生开展宪法晨读活动;举行特别升国旗仪式,帮助学生了解宪法关于国旗的规定;校长要主持一次教职工宪法学习活动或者为学生讲授一次宪法教育课等。持续开展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宣传教育活动。
(五)突出民法典学习宣传。民法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一部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基础性法律。要持续开展“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主题宣传,组织开展第三个民法典宣传月活动。加强青少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教育,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学习贯穿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努力做到全学科渗透。在组织开展学生社团、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中,丰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教育内容,多种渠道、多种形式普及民法典知识。
(六)突出重要节点普法宣传。充分利用国家宪法日、国防教育日、国家安全教育日、全国消防日、全国交通安全日、国际禁毒日、世界知识产权日、消费者权益日等,普及相关法律知识,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
三、大力实施教育系统干部师生法治素养提升行动
(七)提升机关干部法治素养。定期组织干部职工学习政策法规,确保全体干部职工法律培训常态化、普法学习全员化。组织未取得执法证人员参加2023年广东省执法人员网上考试培训系统学习、考试,强化执法队伍业务知识培训。
(八)加强法治教师队伍建设。健全教师学法清单,突出学习重点,将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宪法、民法典、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内容列入学习计划。组织在编教师参加年度学法考试,确保参与率、合格率达100%。把法治宣传教育和师德师风建设紧密结合,树立典型,宣传典型,提高教师队伍依法执教意识和道德水平。组织开展2023年教育系统法治教育名师培训班,提升中小学法治教师教育教学水平。
(九)强化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全面落实《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围绕青少年的身心特点和成长需求,结合青少年与家庭、学校、社会、国家的关系,分学段、分层次开展青少年法治教育。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宪法教育为核心,突出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新修订的《广东省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条例》宣传教育工作。
(十)加强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加强广东省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方寿林中小学综合实践基地)建设,将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法治教育融于综合实践活动和劳动教育课程之中,组织开展青少年模拟法庭、红色法治文化主题教育实践、研学和检察院开放日法治宣传教育等活动,打造课外法治宣传教育新平台。
四、持续推进教育领域普法依法治理
(十一)严格落实普法责任制。落实党政负责人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落实领导干部应知应会法律法规清单和普法清单,建立健全教育系统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常态化学法机制。坚持执法与普法的有机结合,在执法中开展实时普法。配合做好2023年度全市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履职报告评议活动。
(十二)充分发挥法治副校长、普法志愿者作用。强化与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司法行政部门之间的联动,规范中小学法治副校长聘任与管理,加大法治副校长定期深入学校举办法治讲座、以案普法、以案释法等宣传教育活动力度。联合市普法办开展普法志愿者“周三课堂”送法进校园活动,帮助青少年了解和掌握解决矛盾纠纷、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法律常识和法律途径,推进法治校园、平安校园建设。
(十三)实施分层分类分众精准普法。根据《恩平市教育局行政处罚清单》梳理相关业务办理过程中的违法风险点,制订相应的普法责任清单,采取实地走访、现场宣讲、公众号宣传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普法宣传,努力减少群众因不了解法律规定而违法的情况发生。每月开展一期法治大讲堂,局机关全体干部、各市直学校、中学、中心小学、幼儿园负责法治教育工作的人员需参加。加强对民办学校(幼儿园)、校外培训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的法治教育。
(十四)推进教育行业依法治理。成立校外培训监管股,加强校外培训机构监督管理力量。持续推进“721”工作法,即坚持70%的问题用服务手段解决、20%的问题用管理手段解决、10%的问题用行政执法手段解决,坚持“谦抑、审慎、善意”执法,进一步提升行政执法规范化水平。加强对校外培训机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和行政检查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并落实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