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堂镇:坚持“党建引领+网格治理” 筑牢防风防汛安全防线
党建引领,挥好防御“指挥棒” 围绕落实“零死亡、少损失、交好卷”的目标,圣堂镇迅速召开防台风工作会议,深入分析研判防汛工作形势,周密安排部署防汛各个环节,要求启动镇、村两级党建网格化管理模式,按照“三个联系”责任对接(市领导联系镇、镇领导联系村、村干部联系户)和特殊群体临灾转移“四个一”要求“每户一对接”转移责任,“每村(居)一台账”转移清单,“每镇(街)一张网”转移体系,“每灾一行动”转移启动机制),压实网格责任,确保防风责任全覆盖、工作无死角。 召开防风工作会议 迅速反应,织密一线“防护网” 圣堂镇领导班子成员、驻点团队到驻点村(社区)、企业检查指导防风工作,镇村干部及专兼职网格员进村到户,针对重点地区、风险隐患点、重点人群再排查再核实,确保底数清、情况明。一是全面排查,落实防御措施。加强对水利工程、在建工程、旅游景区和地下空间等重点环节和水利水闸、山塘水库、户外广告牌等风险隐患点的巡查,做到隐患早排查、早发现、早消除。全镇2个水库、3个山塘、3个低洼易涝地区、2个地质灾害风险点、2个地下车库、1处景区、各村(居)危房等全部落实排查,消除安全隐患84处。同时走访68家工贸企业,督导做好抗灾防灾准备,并组织人员对企业车间、生产设备、电气电路进行全面排查,保障防台风的安全生产。二是反复核实,动态更新台账。对网格化信息台账底数再次进行核实,动态更新特殊群体、居住在隐患点人员、野外作业人员、建筑工人等人员台账,立足“抢早、抢小、抢先”,以网格为单位,将危房户等人员按照前期转移方案转移至安置点,对独居老人、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进行逐一走访,做到“不留死角,不漏一人”。充分发挥网格管理体系优势和党员联系户机制,深入细致做好群众排查、转移安置工作。据统计,防风期间,圣堂镇共转移人员179人,其中危房户5户7人、低洼地区群众14户36人、渔民34人(17艘渔船)、种植养殖板房群众6户15人、在建工地4个33人、塘龙砖厂41人、山上作业人员13人。 拆除存在安全隐患的围蔽、广告 做好群众排查转移 广泛宣传,冲锋勇当“前哨兵” “我市将受到今年第四号台风影响,大家要提前做好防风防汛准备。”“这里地势比较低,存在风险,阿姨你们要做好转移的准备。”各村(社区)网格员化身宣传员,充分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让防风宣传深入“寻常百姓家”。通过上门走访、乡村大喇叭、微信群、朋友圈、LED屏等“线上+线下”方式加大宣传力度,及时将防风防汛相关知识及最新动态信息告知广大居民群众,提醒群众做足防风准备,增强群众防范意识,跑出防风防汛的加速度。同时,关注网格内的特殊群体,做好生活物资供应,解决他们遇到的困难。 发动群众做好台风防御工作 组织保障,提升应急“战斗力” 排查清理辖区路段路障 以“小网格”兜牢“大平安”,风雨见证满“格”真情。下一步,圣堂镇将继续发挥网格化管理优势,加强风后雨后对山塘水库、在建工地、河流、破旧泥砖房等隐患点的排查,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