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恩平市“市长有约·政企面对面”活动第一期如约而来,恩平市委副书记、市长赖惠镇带队到企业“串门”,以问题为导向,看现场、听诉求、解难题,服务前移,面对面问需于企。 此次活动来到“升泰昌”加速器项目、中顺智能装备产业园、深圳科技园湾西国际食品谷项目,其对应的高端装备制造、现代农业与食品产业,均为恩平市重点培育产业。虽细分领域不同,但大家谈论的焦点不谋而合——“制造业当家”如何势头更稳、动能更足,新质生产力如何加快涌现。 企业带着问题来,市长及有关部门直接回应,会后清单化办理。近年来,恩平政企常态化沟通的渠道不断丰富,现场会、早餐会、恳谈会等形式不拘一格,政企“面对面”已成常态化,政商交往“亲”而有度、“清”而有为。 “直通市长,‘妈妈式’服务办事就是快!”恩平智能装备行业“链主”企业——广东艾普升智能装备有限公司董事长肖康利点赞,“这种方式很好,政府切实站在我们企业发展的角度,实实在在解决难题。在恩平发展,企业信心足!”
“面对面”问需企业,事事有回应
距离“政企面对面”活动还有半小时,企业负责人就早早来到了现场,企业和园区工作人员聊,企业和企业聊。通过这种方式反映问题、表达诉求,当地企业已轻车熟路。 在升泰昌·恩平智造加速器项目现场,货车来往、施工繁忙。经过短短几年时间,智能装备产业已成为恩平第一大新兴产业,该项目则是智能装备产业链上下游聚集的重要基地。目前,项目已建成24栋厂房,签约了20家产业链项目,其中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家,有5家企业已经投产。 “我们这里九成企业来自东莞、深圳,深中通道通车后,恩平更有优势了,土地成本优廉、发展空间大、营商环境好,很多企业都愿意来投资。”升泰昌·恩平智造加速器项目负责人熊伟忍不住分享,这两个月接待的客商更多了。 目前,生产一台数控机床所需的13个主要零部件,有12个可以在恩平生产,补齐“数控系统”这一关键环节后,恩平将实现“不出园区就能生产一台数控机床”,珠西智造之城加速崛起。 “希望供电部门做好配套建设服务”“能否配套铸造产业园”“希望搭建研发展示平台,推动产业‘反向飞地’建设”……企业家们有备而来,从用电需求到交通便利,从未来发展到产业链共建,袒露心声,提出期望。 “供电线路配套马上办!”恩平供电局总经理李广华立刻回应。大事重质量,小事要快办,针对企业提出的诉求,交通、公路、园区等相关单位负责人也在现场会商,确保项目顺利推进,现场气氛融洽活跃。 “‘数控系统’是机床大脑,直接影响机床精度,可先引进销售,等时机成熟再引进生产。”对于恩平智能装备产业发展,赖惠镇提议,“尽快举办数控机床博览会,形成产业集群效应,推动‘恩平智造’越走越远。” 第二站中顺智能装备产业园施工现场,项目负责人张子树也提出了当前存在的施工难题。“企业提出的问题,无论反馈到谁,我们都将第一时间进行督办跟踪。各部门单位要解放思想,发散思维,杜绝文来文往,运用牵头、会商、一线工作法,为企业提供良好服务。”赖惠镇说。 不远处,深圳科技园湾西国际食品谷项目正加快建设,主楼拔地而起。该项目由深圳科技工业园(集团)有限公司和广东胡润企业集团共同规划、建设和运营,计划投资50亿元,打造成集“采购+加工+科研+营销”的现代农业与食品产业园。 “恩平交通区位优势明显,如今从恩平到深圳只用70分钟,产业优势明显,马铃薯、水产等种养殖业发达,在成本、产业、技术、应用等方面均存在较大的优势,对食品行业企业的发展有重要作用。”项目负责人李湘贤表示,“选择恩平的决定是对的!” 好山好水出好品,恩平是“中国航空之父”冯如的故里,是“中国温泉之乡”、“中国避寒宜居地”、“中国天然氧吧”、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近年来,恩平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与食品产业,推进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创新生态产品收储、流转机制,带动产业发展、农户增收。 良好营商环境坚定了企业投资信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有了优越的生态环境,才能孕育优质的农副产品,让老百姓吃得放心。”李湘贤表示,项目将以商引商,加大对外招商,引进预制菜、道地药材、饮料生产、现代食品装备制造、冷链物流、包装与保鲜企业,预计2026年竣工投产。 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今年是恩平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年”,恩平又推出“四总”大行动优化营商环境,即“一件事总集成、一窗口总协调、一专班总帮办、一企业总客服”,推动实现“高效办成一件事”。 赖惠镇表示,各部门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四下基层”,服务好企业,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擦亮“妈妈式”服务品牌,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推动政企联合开展招商,为恩平工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政企同心、坚定信心,只要我们在一起,就会了不起!”项目现场,赖惠镇掷地有声。